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一键登录:
更多»
x
3 T$ i. M+ z D8 j: F! C
hi,主页菌又来唠叨了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主页菌学长的一篇文章。他2011年2月起程前往新西兰,开始了为期15个月的打工旅行生活。他就是在旅行箱的家论坛发帖子,一年后攒了十万元回国的毛蛋。 @! H. H8 U! Y( o
-----仅以此文献给已经去了、已经回来了、想去还没去、想去去不了以及所有坚持走在自己路上的朋友,共勉!
4 x% r! n: j; K6 T ~, l1 q传统意义上的出国,一般都指留学。大部分人对于留学仍然视之为“镀金”:上清华北大都是了不得的,那出了国留了学岂不更是人中凤。 6 W; L: r) p" l# a" r: g6 P
所以像间隔年这么一种不同于留学的,换之以打工挣钱来环游世界、增长阅历的出国方式出现后,尤其是自己也曾步入其中,对于间隔年这种经历对自身到底有何影响,我出国前有彷徨,身处新西兰时有经历,而现在回来后依然有思索。
?# F9 D4 a8 a8 o% b其实很多时候在回答网友或者身边朋友“出国一年有何意义”这种问题的时候,觉得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。有人在提出这种问题的时候,受传统出国观念的影响,内心或许已经有了一个前提,那就是“出国一定是得有意义的”,那么你给我的答案“想必也该有一定意义吧”。每当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,我总是有牵强附会去给对方期望的、有既定意义答案的心态。 : c6 p7 K- O& t C9 _& [
但也许最真最好的答案是,间隔年本身就是意义,无关未来。 6 |! ^+ f5 @7 H a5 j' u
做农活、干清洁这样的经历,似乎不能拿来回答上面的问题,因为它不符合某些人所期望的励志型的答案,更与传统意义的“镀金”没半毛钱关系。不过,那些当割完菜累趴后躺在草原上,突见霞光与彩虹环绕群山,天地间竟真的有如此宁静,那个在养老院干了许多年清洁,每天早晨依然给老人家一个亲吻的奶奶,等等这样的场景与人事,他们在我心中已然划开了一条口,一条不太大却让血液更鲜活流动的口。
: X2 I; E" Z& N j许多年后,也许我已不太记得关于间隔年的细节,但那个看似颠沛流离的爷爷发自内心享受着流离生活的快乐,我相信会一直存在我心中。
0 @( {! a8 o% o+ A一个朋友说,真正容易产生迷惑的,是那些选择了走自己路的人。因为随大流的观念会伸出许多手来,拉扯着你往既定的方向走。
( Z0 l2 F; `: P/ w, l我在另一篇博客里读到:“间隔年没有照亮我以后的路,以后的路太长,长得望不到头,它照亮的是我的记忆。”
* ]; Q: O- ? z7 T j在这么多纷繁的思绪背后,有一个念头若隐若现,那就是:青春就这些年,你不上路,它不等你......
+ L5 H9 @8 N5 z- p: \! |( |; ]; P9 g# d- B2 N* R4 S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3 Y1 ~# \5 e% x X8 l' n1 {9 L5 z
打工旅行公众微信号:dreamholiday 2013-06-05
1 h) T" A( x/ Z7 |
9 i* h0 p5 x' U( L* }: X4 d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