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一键登录:
更多»
x
6 P( I6 U3 l4 l' e
说实在的,不是没有顾虑到美好旅程总会结束;不是不知道旅程结束后总得面对残酷的现实。只是,年轻就这么一次,不勇敢踏出去,怎能看见外面世界的精彩?
6 C, D+ v! N1 g9 f( X/ I+ T) J我常在想:如果有一天我可以不受时间约束、可以不用为了准时赴约而在高速公路上猛踩油门、可以不必困在车龙里度过每个黄昏;可以到绿意映然的大自然环境悠闲、恣意地过自供自足的生活,那该有多好! k8 e2 E$ T2 L
5 P* z( e& ~2 S! k( Z
我确实常这么幻想,特别是在往返住处和公司的路上,受尽都市人无可避免的塞车之苦时,这种“想要逃离”的念头,在我心底里油然而生,日渐酝酿发酵。直至纽西兰打工度假热潮掀起,顿时燃起我那蠢蠢欲动的出走欲望。
# g! t# U6 T7 s, R4 E- S
# C$ @4 q p6 G7 }说实在的,不是没有顾虑到美好旅程总会结束;不是不知道旅程结束后总得面对残酷的现实。只是,年轻就这么一次,不勇敢踏出去,怎能看见外面世界的精彩?于是我容许自己挥霍年轻的自由,到“长白云之乡”纽西兰流浪去。; `3 }% w: S3 C0 z" |# |/ ~
% ?( Y( k0 ~# _! c
无论是单纯地想逃离现实环境,或是自我挑战也罢,我终于当上了背包客,到异国放逐流浪去。这对我来说,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。以往总看着老外把全副家当背在肩上,潇洒地游走世界,却从来不敢想像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背包客。然而这次时机巧合,我卸下上班族的身份,潇潇洒洒出走。
* ?4 l' |: j2 Y$ P
4 d4 |! e5 T: X0 k& e8 S/ M7 k* N第一次背上大背包,“假装”很潇洒的感觉还真不错。以纽西兰政府核发的打工度假签证,获准在纽国逗留12个月,或再延签3个月的期限。虽然期限比其他亚洲国家,如日本、台湾等来得少,但这对我来说,却好比一个得来不易的悠长假期。因此我告诉自己要尽最大的力气去体验不一样的异国生活。说
. i9 |1 `2 K) i+ k8 p4 `什么也不能辜负自己有幸成为每年1000位限制名额中的一员(各国名额有异)。
% G. ~ [; u( e+ x k6 H9 O
4 R2 k5 H4 K ~7 y想当初递上申请表格后的第5个工作日就收到纽西兰政府移民局稍来的好消息。欢喜若狂的同时,也开始急着着手为出走准备。首先是预订机票、搜寻背包客住宿、饮食及生活开销、工作等资讯。接着就是带着即雀跃又不舍的心情,向上司递上离职信,换来自由身,再来就是告别故乡。
0 z1 O1 V% ^* O7 E4 C/ k; O8 s/ F* u1 q" o6 j" ~, @
2010年10月22日,我终于踏上纽西兰南岛的基督城。这里景色如画,尤其头顶上那片天,异常纯净,不承载任何烟霾或废气,实像一幅经过修饰的油画,煞是漂亮!这是我对纽西兰的第一印象,也是我接下来每一天睁开眼都能欣赏的自然景色。
. _+ X; P6 R9 d' _3 }
+ U5 a2 [9 y# x旅程的开始,太多顾虑和不安如热浪般袭击而来,特别是眼睁睁看着身上的旅费日渐减少,却一直都找不到工作。尽管每天三餐可以勒紧裤头,随便吃吃,但是,开销最大的住宿费却怎么也省不了。这里的住宿,就算是入住背包客栈中最低价位的男女混合房,会员价最低也得花上20元纽币一晚。当下的我,急死了!除了每天到市立图书馆上网发送履历,也主动联络果园园主,只是迟迟都没有下文,就连出发前联络好的工作,也没有任何消息。我一度想:“我该不会就这样饿死在异乡吧?”
$ S1 n8 s! L- _) n
1 z8 x( s1 X0 {5 \天无绝人之路,就在我感到前方疑无路时,我在背包客栈网站上发现一则征人启事,招的是超市内的工作人员,条件是要有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。当下我立即拨电过去求职。情况已经不容我再三考虑了,管不了我是否符合应征条件了。就这样,我的第一份工作有着落了。! q1 v5 C, d6 h n+ \6 T
P+ I4 ^9 J/ U, i" i- t
在这里生活,难免常和当地人接触,因为听不惯当地的英语发音和日常用语,常让我陷入窘境,甚至被误认为是不懂礼仪呢。" k' p! E! X; _* j* a7 J
- i! [2 B9 h- c
纽西兰人不管是否和你相熟,只要一见面都会问安:“How it's going ? ”。第一次听到这句话,我还真一时反应不过来,只是点头笑笑。后来才知道,那只是一般问候语,应该回答“I'm fine,thank you ”或者回问对方。回想起来,当时还真有点失礼。, G0 Y1 L8 |/ {% u
8 w0 a; t/ k+ Y/ D0 Z9 p1 a
记得有一次和老外交谈时,对方突然来一句“cheers”、“cool”,听得我满头问号,当下不知如何反应才好,心里还在嘀咕:“干嘛突然要干杯?”原来“cheers”是“谢谢”的意思,而“cool”意喻“很好、不错”。当地人也喜欢以“no worries”表示不客气。. }: }4 `8 _4 b/ X+ y
' F4 [- ]% h: A3 ~$ b( O$ V
第一次到银行开户时的处境也是怪尴尬的。服务小姐的纽式口音,先来一句“yis”,后又一句“yis ”,让我和同行友人摸不着头脑。之后仔细一听才明白那是我们说的“yes”。. K( l9 F5 i7 ]
% d+ a% Y' s4 u* b4 u% p* C
走在街上,想点个“fish and chips”解馋,却听见老板却一再重复“fush and chups",说的是一样的东西,不同的只是发音上的差异而已。
1 w8 |) s- A0 E5 L$ l9 K2 S
9 S! W& D* d% {8 @- B4 O) c久了,因为和当地人接触多了,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口音,而我也开始使用他们惯用的词汇,拉近彼此的距离。这不就是所谓的“入乡随俗”吗?" j( T8 w; r! z5 j
' o2 V" e) I: U( |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日子后,回想自己当初凭着一股不知哪来的勇气,就这样闯进这个号称绵羊比人还多的国度。
. w% j; D! C$ |3 \, j6 R9 p6 }( |' P' ^( x2 C& K
尽管曾经面对人生地不熟、曾经因为没有收入而彷徨无助,但我并没有因为离开了安乐窝而后悔。+ Q3 Q: d1 n$ P
9 f. J& O, B! E& R- y; r* B8 P
毕竟出走之路并不平坦,流浪不就是为了遇见不曾预见的事吗?8 G4 [/ b$ y( z& Z! o
+ M; i! i2 o8 b; A) a
, Q: Y _' s. q/ G* W; }/ q: w H' b- O* z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