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一键登录:
更多»
x
转一篇香港论坛的文章分享给大家:" H6 {+ Q) v5 V$ i2 H# ^& W9 w
/ }) h) `7 S( u2 ?/ |# ^
我公司数个前线服务人员请辞,原因是参加了工作假期计划。
$ o. X1 u9 X' {9 B8 L
$ ?+ `, j; J, k3 |: r1 v- C. ~5 S一些参加过一年工作假期经验的求职者,总会在招聘时把这段经验说到 眉飞色舞。旅游杂志的编辑记者们,也落力劝说时下年轻人放弃现有工作,向世界进发。留港工资低,何不出外放手拼搏,赚取游费及经验,换来满满的自信心,不是很好吗?认真参阅政府或联办各国的官网,的确是有这个意思,不过,以我所见的参加者,其出发点都不是那么正面。7 c9 n. J' R7 C/ l( [2 a, H, U
% z/ v# l1 i1 p2 N* j回港再摸索路向 起步已迟& o2 m' H' k! z* @' V
我 反而认为,他们工作表现平平,眼见事事不顺心,就借机逃避。有人在网上用了一个很好的字眼去形容那些在外地终日吃喝玩乐,以做廉价劳工为乐的年轻人,他称这些人流浪的一年为「白活梦」,我绝对认同。那一年,港青会到外地做农场、超级市场或卖面包的工作,更甚的是去做「义工」。我无意在这里掀起一场太深奥的 讨论,包括甚么样的工作才是象样的工作,又或者怎么样的义工才有真正的意义。我只是想好心地提醒港青,当你们投身或投心或投资金去参与这一年的工作假期,可否想一想,到底为了甚么,如果你们明确地知道为了甚么,仍然非去不可的话,请即管去追梦。
' Y' m( S/ V' y$ m) Q& A0 o' o8 Y3 i D$ N }5 F6 X
侍应超市经验 胜读3年大学?老 实说,我一直都认为工作假期是搵笨的事情,假如你真的在外地做足玩足或hea足一年,然后梦醒了,回港再重新开始过,我可以说大学生们一定比你们的同学迟了起步,当别人用了一年在港打滚过,知道自己想发展甚么职业时,你这时才如梦初醒般慢慢摸索。我不是说那一年的流浪、自力更生的艰苦岁月是毫无用处的,但 我不信一年内一个人的自信会得到如此高度的提升。港青在澳洲可以靠体力劳动去赚取生活费,回港后不是不可以,但侍应生、果园园丁以及超巿的经验、真的可以胜过你那3年大学的课程所提供给你的训练?要是真的这样,香港的教育制度似乎真的失败了。
; c) A4 F$ a/ m% k ]
9 J; e6 f9 `4 e! c4 h) Y工作假期签证并不是一无是处的,假如你是 热爱旅游的背包党,或者你是撰写旅游书本的旅行家,不妨边工作赚取旅费。然而,我却不认为年轻人真的那么热爱旅游或名副其实的体验生活,如果,你们真的想体验生活,决不会在网上的讨论区贴文章公开找寻同行者/同伴吧?以我公司的女孩子来说,她们比较像以柴娃娃的心态去游玩多一点。
; {" I; v$ V7 f7 w) L7 p _有人说,若你们在外地愿意有所牺牲而做的工作,放诸香港时,你仍愿意去做的,便继续吧!
* L+ y! ?: o- a* ?% e- W# ?% k7 f; j5 J
原文地址:http://newhongkonger.blogspot.hk/2010/05/blog-post.html?m=1
1 q1 s" c& f' k
8 d4 Y* M+ {- [' m' k2 U# {/ Q=====================9 |' E0 i! n, i( f5 ^) f$ o0 Y2 o
精彩评论1:7 P) W2 R( z3 x" \
, _0 H0 K8 n. S7 U有些年青人心态错误
c, S# _" p. v0 z8 a# W( s结果只将工作地点由香港移至他国,, p7 d/ \$ j7 I9 F& ~" s3 [
或是毫无目的地渡日,
* e" i1 l9 N# ^8 M或是因生活不善,提早离场等等+ [9 q# o" t' n# H+ F' H
1 C7 t1 L. S8 A6 P$ Y- j
这些人不建议参加计划,因为单纯地阵地转移,0 d0 i1 B$ u, Y9 V
并不会为他们带来好处3 ~9 F) T) Y& i
) w4 L# }7 m1 H2 A' ~9 u& N8 q2 ?4 z$ b7 o9 z8 n6 K" s& \
但看到文章处处否定,甚至直言搵笨,本人实在不认同,
0 a. k+ V0 C# N" Q! @+ R7 a0 U8 Q% _
如果你要说的对象,是上述的青年人,我没有意见,但如果是针对工作假期这个计划的价值的话,我觉得作者所想所写的,都伤透了有心人的心+ n' j' X5 L) J! }" B
& V: ]$ z" Q0 S
工作假期的原意,是参加者可在当地生活一年,可以进行旅游,文化交流,打工只是补助旅费的不足,如果参加者本着去打工的心态,是不会有推动力的,而且也不获审批机构认同,
+ G6 y: q b6 }; V( h, W, Z; d1 }5 \* N# q+ x! Y; z
如果是打着渡假的心态去,就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成行,但对象们的年青人会有那么多吗?所以他们需要在打工中补助旅费,可见玩/Hea 这种心理也不能成立
2 N. M" K. x# `
- ?% [1 i% k _由此可见,如果以打苦工和去玩的心态去看工作假期,是一种偏见 [( D1 V6 \: o/ v; ]6 A
6 s& c# g! e5 ]8 K3 H- |; U, @: X再者,要克服以上2大问题,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的,而且也要自己一手一脚去计划一年计划,
4 Z5 c, Q1 e2 i1 [3 X7 z自己找屋住,自己找工作,自己照顾自己,这些都是活在异乡的人要面对的困难,; L: x. x- G7 z7 Y+ r v
当这些困难一一被克服,不就是提高了参加者的自信吗?. x# H/ [# f3 n# l
1 j* \8 a9 ~1 E" \
大学教育固然重要,但心态对青年人来说是更重要,2 a1 d6 k4 M- a
正因为80年后的教育制度失败,所以希望透过其他方式搵自己的梦想,他们在现在的香港下,并没有放弃,反而坚持着自己的意志去找寻自我,不是更值得去鼓励吗? m z0 M% F; h7 m0 T5 P
, c# h% a- R% a4 r作者可能是公司的高层,觉得青年人听听话话努力工作到老是理所当然,但正正就是这样的想法,才使年青人渐渐讨厌香港,想在别处找和自我,. w, A w3 A+ Q
从而远离一个连寻梦一词也带负面意思的香港。' e1 }: g' J. e, v
7 L4 Y1 c8 A5 @* | F% g* [7 J==================
7 I/ K! i& H+ C! v% P精彩评论2:( r) b5 N8 i. j4 b' x
" ?$ v( g9 D1 d% h
其实每个人去工作假期的目的都唔同9 S) w& C5 ]1 R) o7 D
如果版主认为working holiday系比人去发梦的$ l* @4 r1 p/ \3 r. I; m
就是你自己的偏见* t/ `0 H* N9 s
而唔系个计划本身出左问题
# x9 C, z& Y; Q# m \1 U/ j. G. E2 I0 O Q
BTW
$ ^0 G- |8 G9 f- h N0 e去一个从来未踏足过的国家! m. ?- R e. y+ g
可以学到好多书本上无的知识
. l8 X/ i. p! \ V2 ]1 f呢D野,读大学能够学到咩?; l% U$ I$ i0 ^
9 J1 N9 u* T0 n' q9 g$ _/ ?9 I
既然唔系去working holiday个个+ }/ o, e6 H; ] S" H
就唔好批评去个D人
8 K3 |5 R5 {; L- }4 H2 Q0 T$ _! g. F3 S2 Y: `
纵使working holiday后未必学得多
1 N, L( z1 S- v& Z& s0 u. ^但一定有所得着 U9 [" O$ x1 z) K/ y
' q; k) R+ x, b/ K' S% Fanyway 支持working holiday!1 L$ t* x! a( h6 j, W% s
$ v: i$ [5 n% r: T$ D
===========
8 {2 b% u9 I; j! g精彩评论3:
+ ^; V* f4 d4 S) D1 ?+ m- Y; G8 m% @) x. X4 l# t, n
看到这篇文章, 我同意那一句:
) C) `; \/ G, Q9 B
, `% q( {8 j" o, N可否想一想,到底为了甚么,如果你们明确地知道为了甚么,仍然非去不可的话,请即管去追梦.
5 ]8 r( N B! y& \0 |
/ `2 m( P& Z! Z出走总需要一个原因一个理由, 就算你的理由为"体验生活",那就将这一年用力地"体验生活"吧
/ t8 E& m# Y3 x3 s! ^; f/ g
0 v4 P& H3 Y4 D" U如果你的理由是"我要当个帅背包", 就请你帅到底+ C& \; P0 V4 y9 f, }7 m
! @6 ?, D; y% Z6 I" z+ M可以有一个原因, 一个理由,而去做到尽, 人生是幸福的
- c6 C, w8 ]$ T: g" w2 W2 t5 D
4 N' }! v6 k% [. @但,作者, 请记得-你没有经历过, 就不要坐在冷气房间在键盘上眉飞色舞, 然后去把追梦的人数得一文不值. 0 r1 D( s! L, j8 O
5 h9 b3 ^1 D0 n! Q( e- g$ ?# b
你选择上你要的路, 你选择坐在这里, 然后去否定他们, 是觉得你已经被灭梦了, 人家也没有追梦的权利吗?% e3 @4 V3 e" z' W @
3 n. `8 M) c' w( M) ^5 Y: G7 P
我不否定有着很多失败的例子, 他们或许去了holiday 一年,但的确还是有所得着的, 可能hea 完梦醒了, 回来奋斗了./ `, o8 u, q' i T# H% |' K6 r
) O8 w$ d( f" p, R8 Q
WHV跟读大学不能比, 大学给的是知识,WHV给的是独立及做人处事的经验. 如果有机会, 请不要放弃任何一样.9 h$ N2 u5 @3 A
( `. ^9 S& K6 l# j! B: i( h+ n去过WHV的人可以把经历说得津津乐道, 是因为这是给他们快乐及自信的一年, 你没有看见他们说话时眼里流露出来的信心吗? 这可能上一百年课也学不到的.
+ [4 m! O+ W+ d, x1 s) F
& c8 w( |$ u9 }; p, S/ c( p你很可怜,没有出走的机会,"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"- 我明% P" e; }7 }/ i# z; f# Q
& S4 c, X" @6 o; W& z! ~
-一个去了年半澳洲WHV的香港人上 (现居香港)* |5 c8 t$ \- s. _
+ A" o) m3 K4 t* j* M |
|